職場新聞

預測對話6步驟 英專家教你組織即興回答,掌握主導權

2025/4/15 下午 04:01:36

記者Ros Atkins任職BBC 超過20年,他一直主持並報導全球重大新聞事件,以清晰、簡明且易於理解的方式解說複雜事件的能力,使他被譽為國家的「首席解說專家」。

在動態的情況下,對方的提問能為你創造講話機會,它是互動溝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當我們處於一個身為焦點的情境,例如做簡報、與客戶會面、求職面試等,對你的提問就會不斷出現。

在這些情境下,你某種程度上無法主導話題走向,就像網球傳奇好手羅傑.費德勒(Roger Federer)也無法控制別人發給他什麼球,但別擔心,他還是有多種方法來回擊發球,你也有面對提問的策略可使用。當你應付裕如,就能在回答提問時帶入你認為相關的資訊,掌控主導權。

預測問題6步驟

我在做過數百次訪談後,學到一件重要的事情,那就是整體而言,人與話題是可以預測的。我們的興趣、關心的事物、使用的詞彙、個性與職業,都不會在一夕之間改變。如果我們曾鑽研一項主題,那麼下次要針對相同主題進行解說時,內容可能大同小異。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,如果你(不幸)在五個不同場合看到我談論解說影片,就會發現我使用的都是類似的內容、詞彙、統計數字與概念。

不只如此,如果有一群人對你的內容提出一些問題,另外一群工作性質相近的人就可能有同樣的疑問。或者看看電視上的政治人物、影星、商業大亨訪談,他們被問到的問題大部分都是換湯不換藥。如果你是接受提問的人,這樣的情況對你有利,你可以預測問題。

一、你最可能被問到什麼問題?

思考你對當下情境所能掌握的事情,包括溝通主題、可能的提問人、聽眾感興趣的領域,然後寫下你認為會被問到的問題。

當你面對的情境比較單純,這樣的準備工作通常就夠了。但如果是更具挑戰性的場合,請繼續看下去。

二、若聽眾是你,你會問什麼?

這是我最喜歡的環節。假設你是提問的一方,你想問什麼?

三、如果你想為難人家,你會問什麼問題?

當你想刁難講者,你會問他什麼問題?把你能想到最困難的問題收錄在問題清單中。

四、你不希望被問到什麼問題?

跟第三類問題不盡相同。我發現自己有時候會避談主題的某一個區塊,可能是還沒想出最好的解說方法,也可能是還沒有詳盡的資訊。留意讓自己感到不自在的部分,把它們列入問題清單。

五、在偏離主題的邊緣處,可能冒出什麼問題?

你總是可能被問到跟主題沒那麼相關的問題。在我的記者職涯中,這類問題總是出乎意料,也比較枝微末節,但確實可能發生。

六、如何進一步了解提問的人?

想要在互動中更上層樓,了解對方是關鍵。幸運的是,有許多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。

當你要跟合作廠商開會,可以先向其他同事打聽:廠商特別在意哪些議題?關注哪些優先事項?當你要拜訪一家公司或機構,試著跟知情人士交流,了解對方對你的主題抱持何種觀點。或搜尋對方公開談話的影片,從他們的關切議題與提問風格中尋找蛛絲馬跡。

就像透過研究歷年考古題來準備考試一樣,這是一種「從未知找出模式」的能力,了解對方過往的溝通或提問習慣,能幫助你做更好的應對準備。

經過上述六個程序,你現在已有一張問題清單,接下來把你的問題歸納成三大類:

• 你可以回答的問題

• 你需要研究如何回答的問題

• 你需要補充新資訊才能回答的問題

規劃回答:先解決「說什麼」,再處理「怎麼說」

首先,從你的問題清單第一類開始,挑出你可以回答的問題。有些問題只需簡潔的「是」或「否」就可搞定,有些則需要從主線提取更多資訊來應答。練習回答的重點在於有條理、清楚明白。搞定一個問題,就換下一題。

至於第二類─需要研究如何回答的問題,先問自己,是不知道說什麼,還是不知道怎麼說?先解決「說什麼」,再處理「怎麼說」。如果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,不妨向身邊的同事、朋友或家人請益,或休息一會兒,靈感可能就找上門了。千萬別逃避這些困難的問題,萬一真的被問到,你才能從容應對,而且這些問題往後也可能重複出現。接著利用主線資訊和銜接短句來練習回答。

最後一類是需要更多資訊才能解答的問題。如果你自認在擬定主線時已涵蓋所有重要資訊,這類問題通常都已離題、重要性較低,採取「蜻蜓點水」原則簡單回應幾句即可,接著迅速轉回正題。

臨場回答:解讀問題,構思回答順序

我們已經盡可能做足準備,讓大腦不必在場上臨時抱佛腳,就像用心複習的學生在考場上遇到熟題不會慌張一樣。但現實是,問題不見得百分之百如我們預期,反應不及或答非所問都會減損我們的可信度。我們需要具備即興組織答案的能力,我接著用一個假想的面試場景分享訣竅。

面試者:「這個新職位需要管理一支大型團隊,請談談你過往管理團隊的經驗,包括可以展示你的判斷與領導能力的具體案例。」

提出這個問題大約需要十七秒,而其中的關鍵字「管理」會在第三秒後出現,這就給了你十四秒組織答案的思考時間。你表面上仍在傾聽問題,但腦中已在迅速抓取資料與構思回答順序。順利的話,當問題結束,你的答案也準備就緒。

這裡的關鍵在於「解讀問題」。每個問題都可以濃縮為一兩個關鍵字,例如「管理」和「團隊」。當你聽到這些詞,就能迅速判斷提問方向,為自己爭取寶貴的思考時間。

別小看這幾秒鐘,它們是幫助你從容回答的起點。你不妨從問題清單隨機挑選一個問題,思考十秒之後再作答。隨著經驗累積,你會發現這短短幾秒鐘已經夠用。

解讀問題就像判斷網球的發球,你若看得清,就能接得穩。更妙的是,這短暫的片刻不僅能讓你組織回答,還能為你增添幾分的從容。

本文節錄自《愈忙愈要會表達:讓自己受重用、點子被採用的解說藝術》,時報出版

預測對話6步驟 英專家教你組織即興回答,掌握主導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