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準掌握人才趨勢,
邁向成功關鍵

我要求才

我要求職

網羅全球隱藏職缺,找到晉階新舞台

履歷投遞
企業求才

企業求才

尋找關鍵人才,提供客製化招募服務

聯絡我們

獵才招募的好處

高品質資訊

精心篩選優質合作對象,促使高效獵才服務。

掌握薪酬動態

即時掌握薪酬趨勢及行業動態,提供市場研調。

資深顧問群

豐富產業經驗及人脈,確切了解引薦需求方向。

隱私保密服務

提供相關資訊絕對保密機制,嚴格把關資訊隱密性。

職場新聞


...
打破跨文化藩籬!SEMI人才培育特展揭示全球化用才趨勢

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加速布局、多元文化日益交融,企業人才策略也迎來全新挑戰與機遇。獵才服務領導品牌Accurate愛客獵,將於2025年9月11日首度攜手台灣國際半導體展(SEMICON Taiwan),參與人才培育特展論壇《半導體全球佈局–多元文化的挑戰、共鳴與新機遇》,聚焦半導體企業在多元文化環境中的管理實務與人才永續發展。免費報名:https://reurl.cc/A3jame
本次論壇將匯聚來自半導體產業鏈的HR高階主管、跨國企業負責人與獵才顧問,從「跨文化溝通」、「組織共識建立」、「國際人才招募」等面向,深入探討在全球化浪潮中,企業如何重塑人才結構並提升文化適應力。
愛客獵總經理林奇葳指出,台灣已成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,企業也面臨「在地化vs全球化」的管理挑戰。同時,Z世代的加入激起原有組織的管理變革,多世代共處已成職場常態。若能跳脫「一代不如一代」或「犬貓世代」等刻板印象,就會發現各世代對工作的重視其實存在交集,僅是表達方式與價值排序不同。
愛客獵為1111人力銀行集團旗下專屬獵才品牌,深耕獵才服務已逾十年。林奇葳分享,隨著產業轉型與世代觀念變遷,如今企業與求職者形成「雙向選擇」的新格局。面對世代差異與文化多元的雙重挑戰,管理者若能理解不同世代員工所處的社會與經濟背景,更能建立有效的溝通橋梁,凝聚團隊向心力。如何吸引並留任具備跨文化適應力的人才,打造包容且具韌性的組織文化,正是企業在人才戰場上的關鍵勝出因素。
在全球供應鏈變動加劇的時代,本次論壇不僅回應產業當前的人才痛點,也為企業長遠的人才布局與文化治理提供戰略視角。林奇葳強調,獵才雖是企業迅速找到「對的人」的有效方式,但若要讓人才願意留下、發揮所長,企業更應在內部管理、文化經營與人才關係上持續投資,也呼籲企業與求職者攜手關注「文化共融」下的人才培育與組織創新。

 

more
...
「南漂」正夯!幸福感:物價便宜、步調慢、離家近

根據1111人力銀行《南台灣職場幸福感調查》顯示,有高達79.3%受訪者滿意目前工作的穩定度。其中,上班族認為在南部地區工作的優勢包括:物價相對便宜46.4%、生活步調較慢45.8%、離家近43.2%、房價與租金便宜36.1%、家人朋友多31.6%。
行政院會今年年初通過「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」,預計以台南沙崙為起點,在嘉義、台南、高雄、屏東規劃建置科學園區與科技產業園區,串聯半導體S廊帶,力拚台灣進入AI應用時代。
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,大南方新矽谷的推動,將是未來臺灣AI產業生態系的核心,湧現大量就業機會,刺激年輕族群南漂意願。調查顯示,未來南部地最受看好的產業為:觀光旅遊45.1%、半導體科技43.2%、長照產業32.2%、光電能源31.6%以及餐飲服務28.3%。
國內房價節節攀升加上物價居高不下,受薪階層想盡辦法撙節開支,有高達72.9%的受訪者認為南部生活成本負擔「可負擔」,僅1.2%表示「非常吃力」,對於上班族現實經濟壓力首要考量痛點,南部提供了相對寬裕的生活環境,這也觸動若有合適的職缺有高達87.6%的受訪者願意移居南部,其中30.9%非常願意、56.7%視條件而定,顯示南漂已列入上班族植涯考量項目。
根據1111人力銀行7月統計資料顯示,來自南部地區包括嘉義、台南、高雄、屏東等縣市,合計開出30萬2千多筆工作機會,年成長12%。近期正是求職旺季,調查指出,南部新鮮人的合理月薪盼能有36,550元。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指出,1111人力銀行TUN大學網「學涯AI小精靈」是最實用的智能幫手,從選校選系、備審面試、課程評價、打工實習、興趣測驗到職涯規劃,任何疑問都能一站解答,提供清楚正確的資訊與建議,即問即答智慧對話。
資料來源:1111產經新聞網 南台灣職場幸福感調查:上班族誇 物價便宜 步調慢 離家近

more
...
主動 vs 被動 用對RACI帶出績效團隊

在職場中,同樣的任務,有人總是搶先一步、積極回報,有人卻總是等到被催促、或只做到基本交代。面對主動與被動兩種不同工作態度的員工,愛客獵總經理林奇葳表示,結合RACI管理模型,釐清責任歸屬、調整互動頻率與授權方式,主管不僅能更清晰指派任務,還能有效引導員工朝正向循環發展。
RACI 模型在專案管理中代表四種角色分工: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