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中是否也聽過類似的話語?
「以前假日辦活動,都是全員自願參加,誰敢說不!」
「我剛進公司時,前輩更嚴格,連挨罵都不敢吭聲!」
許多職場人或許都曾在聊天或會議中聽過類似的話。過去被視為「合理管理」的做法,放在當下卻可能被新生代員工視為不合理,甚至觸及「職場霸凌」或「職權騷擾」的警戒。
這些「想當年」、「憶過去」的驚世語錄,其實與婆媳關係有著微妙的相似——過去的媳婦終於熬成婆,希望延續舊有的對待方式,卻被指責為「惡婆婆」。在職場中,許多資深主管在繼承前輩風格的同時,往往忽略了時代差異,甚至不經意間形成了對下屬的心理壓力。
自以為幽默成嘲諷 日常小事潛藏危機
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數據,超過8成3的上班族都曾面臨職場霸凌,最常遇到的狀況包括言語嘲諷貶低56.9%、背後中傷/散波謠言49.9%、刻意排擠/孤立49.3%、工作處處刁難46.8%、工作不給資源/支援46.1%。
其中,因為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和過往經驗,有時,自認幽默的玩笑話,在他人耳中可能卻是一道利刃。這並非他們過於敏感,而是我們可能忽略了相處間的體貼與對彼此差異的理解。加上被開玩笑者還須要背著「開得起玩笑」的荒謬壓力,如果沒有立即微笑應對,甚至又要再貼上「玻璃心」的標籤。
提醒管理者當你的位階越高,別認為自己說的笑話有人笑就是真的好笑,大家只是在對你的地位和階級做出禮貌性的反應,有時任何嘲諷的言語都很可能被視為「向下吐槽」,所以上位者們真的想要當個幽默風趣的人就自嘲吧!
小地方大問題:職場霸凌藏在哪些細節?
以下幾種情境,或許你也曾遇過,甚至可能無意間參與其中:
1.公開批評與指責
為了追求「透明溝通」,越來越多組織會採公開討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,甚至套用「學習」名義警惕他人避免重蹈覆轍。然而,一旦處理不當,附帶人身攻擊的公開批評,可能演變成「批鬥大會」,不僅削弱員工的自信與價值感,更加劇對其對「犯錯」的恐懼。
2. 自我中心,不合理的領導
一些人管理者將精力集中提升個人形象,而忽視了教育、指導下屬的責任。他們往往只談自己的成功案例,而非引導團隊建構解決問題的思維,甚至在下屬努力時,以高壓手段或莫須有的理由否定對方的成果,這種忽略溝通與信任建立的領導方式,既無法凝聚團隊力量以達成成功目標。
3.習慣性反駁,貶低他人
為了維持職場地位,有些人習慣性地反駁他人言論,確保自身擁有話語權。它們往往夾帶嘲弄或貶低的語氣,對他人貼上「想太多」或「不夠努力」等標籤,這類行為不僅讓人感到自尊心受損,也可能在團隊中形成不健康的競爭與敵意。
4.拉幫結派「善意」孤立
例如,當員工因需照顧家庭而無法經常參與聚會或活動時,其他人可能選擇在團體活動中直接排除他。這種行為表面上看似無害,甚至可能被解釋為對該員工生活情況的「體諒」,實際上卻放大了其特殊情境,無形中形成了排擠效應。不僅讓被孤立者感到格格不入,還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與職場信心,甚至進一步動搖其對組織的歸屬感。
職場霸凌的定義與法律挑戰
目前台灣《職安法》尚未對職場霸凌有明確定義,而採用更廣泛的「職場不法侵害」概念。然而,台灣高等法院曾在一件相關案件中給出定義,認為職場霸凌是指以敵意或歧視為目的,透過持續性行為侵害人格權、名譽權或健康權的行為。然而,針對「持續性」的要求,不少專家提出質疑,認為某些單一行為(如公開羞辱)也可能對受害者造成難以彌補的心理創傷。
如何預防職場霸凌?
看似日常的「小事」,正是職場霸凌的溫床,愛客獵獵才顧問李堉惠Linda指出,並非所有霸凌行為都出於刻意,有時僅僅是一句不經意的話語,你的幽默或許正觸碰到他人的痛點。為了避免在無意間助長職場霸凌,團隊和個人都應採取具體措施:
1.主管角色的調整:放下「想當年」的心態,學會與新世代員工對話,了解其需求與價值觀。
2.同理心的職場文化:透過教育訓練提升團隊對多元文化與背景差異的理解,避免用單一視角解讀他人的行為。
3. 定期檢討與反思:企業應定期進行內部調查,了解員工對工作環境的滿意度與壓力來源。
愛客獵獵才顧問李堉惠Linda提醒,當遭遇職場霸凌時,保持冷靜並採取積極應對策略尤為重要,避免默默承受或逃避問題。當面臨不合理對待時,不要害怕表達自己的感受,可向主管或HR反映情況,甚至尋求信任的同事支持。清晰、理性地說明問題,避免情緒化反應,能更有效地爭取公平對待。